[歐仔亂評]:此篇昨者為瑞士信貸董事總經理兼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
為個人參考大中華地區總經分析的重要分析師之ㄧ,根據陶先生
觀察目前中國經濟可能軟著陸的跡象,與個人從技術面稍早所透
露的現象不謀而合,證券市場過去的走勢暗示未來以高檔區間盤
整機率為大,並沒有直接殺盤修正的可能。
中國經濟有望軟著陸 -陶冬
中國經濟近來出現一些有趣的變化,我們認為經濟軟著陸的可能已經明顯增加。
首先,政府的經濟政策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變化。與市場人士不同,北京的決策層並不認為經濟已出現整體性過熱,認為矛盾主要集中在信貸增長過度、投資建設過快、房地產市場過熱,於是政策出招主要是針對“銀根”和“地根”。 同時目前通脹壓力不大,煤電油運等瓶頸現象也不嚴重,工業重複投資仍受控制。這就決定了現行的調控政策較兩年前溫和,更有的放矢。 中國人民銀行自四月底以來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試圖抹幹過度的資金流動性。不過目前看來貨幣緊縮政策收效不佳。礙于海外熱錢流入,人民銀行必須在人民幣與美元利率之間保持一定的息差,極大地限制了利率政策的運作空間。拉高準備金率對資金流動性的影響也不大。 如此背景下,貨幣政策的重點開始向行政干預傾斜。視窗指導、定向票據發行、針對性拉高準備金率開始成為信貸調控的政策手段,對違規銀行實施釜底抽薪。匯率政策似乎開始出現鬆動,人民幣匯率升幅可能略有加大,不過利率政策短期未必大動。 七月份貨幣資料中,市場關注居高不下的M2增長,不過我們認為新增貸款較上月減半才是新趨勢。這表明政府對銀行的行政干預開始顯效。此說受到回落中的投資、工業生產增長資料的支援。 一個月的資料未必足以確認趨勢。但是,我們認為儘管資金流動性依然嚴重過剩,行政主導的貨幣政策已開始對信貸構成制約。隨著中央政府態度日漸嚴厲,換屆中的地方政府似乎在放慢的投資步伐。同時,受多重政策打擊的房地產市場成交量已經放緩,部分開發商銀根吃緊。美國需求的減弱,也將導致出口增長的回落。 最新的的採購經理指數(PMI)較上月下滑1.4個百分點,具有前瞻性意義的新訂單、生產、訂單積壓等指數七月更下跌約3個百分點。總體上,這些指數仍處樂觀區間,但較上幾個月有明顯放緩。我們的模型顯示,中國經濟增長有望在第四季度回落至10%,甚至略低。中國離軟著陸進了一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