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球石油供應緊縮
近年來, 油價的不斷上漲部分程度上是受中國需求增長的驅動。中國官方和IEA的資料對於石油的需求總是估計的相對保守,這使得對石油需求的修訂不斷地上調。我們認為2007年中國石油需求將增長50萬桶/天,增長速度為7.2%,占全球石油增長的30%,這也是促使油價頑固性居高不下的原因。對全球石油供需平衡而言, 預測中國石油需求變得相當重要。分析師們一致堅持指出在這十年間中國需求的上漲是全球商品市場緊縮的最重要原因。然而,中國需求的增長實際上是呈下降趨勢,從1985年至1999年年均6.7%的增長下降到了2006年間的6.6%的增長速度。雖然每年都面臨著大量的和不可預測的波動,然而需求仍將保持持續的增長。在1990年,中國占世界石油總需求的份額僅為4.0%, 但是到2007年底,將可能達到8.7%。從絕對數量上看,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國需求平均年均增長為22萬桶/天,接下來的十年間,這個數字已經變成了36萬桶/天,從2002年開始,已經達到了42萬桶/天。
儘管中國需求年均增長達到了7%,但是國內石油供給卻停滯不前,這十年的年均增長僅為2%。2000年,內需和生產的差距150萬桶/天;2006年差距變為320萬桶/天。2007年,我們假定中國石油需求增長50萬桶/天, 增長速度為7.2%,由於今年採油工程增量較小導致生產增長與以往持平, 因此,國內內需市場需求的下降或多或少可以抵消產量下降帶來的影響。2007年石油增長主要包括柴油(18萬桶/天),汽油(13萬桶/天),石腦油(8.5萬桶/天)。由於這些種類的強勁增長,2007年中國的石油需求供給差距可能擴大為375萬桶/天,這意味著向中國出口石油的主要國家,包括安哥拉、沙特、伊朗、阿曼和蘇丹,不得不增加50萬桶/天來平衡這一需求。
我們認為在預測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量的過程中,中國石油市場的增長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石油需求起伏不定或者由於缺乏資料的透明性而難以預測, 生產商就會提高石油價格以獲得更高的回報率。 在中國,來源於官方和公司的供給需求和煉油產量資料是難以信服的,並且每年波動相當大。
我們預測中國石油需求的方法主要強調經濟、人口增長趨勢和終端石油需求增長三者之間的關係。我們特別關注,石油需求增長和中國GDP增長、轎車和卡車銷售、公路客運承載量和公路貨運承載量、鐵路貨運承載量,和固定資產投資之間的關係。
中國石油需求下降
中國石油需求依據石油產品種類不同,增長速度也不同。柴油是中國石油需求中最大量的品種,大約占總體需求的1/3,並仍將繼續增長。汽油是需求的第二大品種,緊接著是石腦油。 我們預計2007年這三個種類的產品增長將會在十位數以下。然而燃料和液化石油氣的增長速度將會變慢,他們在中國石油需求中所占的比例均在10%左右。
中國官方的需求資料難以信服是有很多原因的,比如資料的採集方式。中國政府對石油資料報導的輕描淡寫是有動機的。中國政府意識到近年來石油價格的上漲部分原因是由於需求的增長所導致,尤其是中國石油需求的增長。
下面的資料分析中展示了在2004年和2005年的一個重要資訊。在2004年,需求增長了16.3%, 而2005年的增長僅為3.0%。雖然由於柴油生產的瓶頸導致柴油需求在2004年的增長幅度較大,但是柴油增長在全部種類增長中僅佔有小部分的比例。基於近期需求增長的波動,我們認為市場有可能會像2004年出現增長,並在2005年出現下跌一樣。為了證明當前的形勢與2004年至2005年有所差別,我們計算了2004年和2005年的累計需求增長並且計算了混合的年度增長率(CAGR),我們認為該資料對於體現經濟增長的趨勢更為準確。
GDP增長和石油需求
驅動中國產品需求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為中國的經濟增長率。 在過去的15年間,中國石油需求增長和GDP增長的比率有很大的波動, 平均比率為0.71.0。因為石油需求的平均增長僅為GDP增長的70%, 石油在中國經濟中所發揮的作用逐步有所下滑。 因此在1993年中國用1.8桶石油來創造1000美元的GDP 到了2007年,可能僅僅會只用1.2桶。
我們預計2007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率為9.6%, 石油的需求增長為7.2%,這意味著石油的需求增長和GDP增長的比率為0.75,稍稍高於過去15年的平均水準。在2005年和2006年,該比率均在15年的平均水準之下,相應為0.3和0.57。在2004年,需求增長卻是GDP增長的1.61倍。
該比率反復無常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政府提供的資料的不可靠。在2004年,中國首次全面的經濟調查後,名義GDP修正為2780億美元。我們認為將來仍會有相當大的潛在風險繼續上調修正GDP。
產品需求預測
柴油
柴油在中國石油市場中所占比例為34%, 並有可能進一步增加。我們預計柴油需求在2007年可能增長18萬桶/天,增幅為7.6%,達到256萬桶/天。相反,IEA的預測資料為14萬桶/天,增幅為6.2%。我們對此高增長的依據是其在過去幾年中強勁及持續性的增長趨勢,以及在GDP中所占比例較小,還有貨運總量的指標。
在過去的三年間,柴油需求增長了49%,2004年年均同比增長為24%,2005年為5.4%,2006年為6.3%。與過去前三年的平均水準相比,我們調低2007年的增長預期,因為2007年的GDP增長和貨運交通能力雖然都還強勁,但都出現了輕微下滑。工業柴油需求的增長在過去幾乎和GDP的增長速度相當。雷曼兄弟研究部預測2007年的GDP增長將從去年的10.7%下降到9.6%。工業柴油需求占中國柴油需求的60%,今年將可望增長8.7%。除了工業用油層面,交通也是柴油的主要需求方。從歷史上看,包括公路、鐵路、海運等貨運交通在內的總數量的增長是GDP的1.7倍。2004-2006年之間的年均增長速度為14.5%,但是每年都在呈下降趨勢,我們認為2007年的增長仍將繼續下降。貨運交通需求的增長將僅為10.0%。
汽油
在2004年至2006年期間,中國的汽油需求平均增長為9.3%。在2007年,我們預計汽油需求有可能增長13萬桶/天,增幅為11.0%, 達到135萬桶/天。我們預計汽油的需求會達到一個新的層次,因為國內私有汽車市場銷售加速,2004年增長為19.3%,2005年為21.4%, 2006年為29.6%。由於今年GDP增長預期仍然健康合理,客運交通承載量可能增長9%左右, 基礎設施的完善會解決交通瓶頸問題, 我們對此預測持有信心。
石腦油
石腦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生產乙烯和丙烯的原料。在2004年至2006年間,石腦油需求平均增長為10.0%,目前在中國石油市場中所占的比例為11%。我們預計在
2007年石腦油有可能增長8.5萬桶/天增幅為11.2%達到84萬桶/天 稍稍低於去年同期11.7%的增幅速度。2006年乙烯的生產量已經高於100萬噸
, 乙烯需求的增長將帶動石腦油需求的增長。乙烯在2008至2010年間需求很高,這將會進一步地促使石腦油的需求增長。
(雷曼兄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