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下是和實戰朋友 艾瑞克兄在先前信件往來中,我曾提及的一些淺見。藉此主題和大家分享我對於 此套技術分析在國內外運用的心得。


---------------------------------------------------
先來簡單談談國內國外技術分析的問題,我直接把一些心得條列式與你分享

1.技術分析的來源雖說是道氏理論,爾後來了艾略特,但K線技術分析的源頭是來自於日本,稱之陰陽線,所以從日本取經的國家並且分析圖形類別為K線的市場,我們的K線理論就非常適合使用,因此我大概就分成以日本K線為主的市場群和美國線(注重高 低 收)為主的市場群,所以概略分為歐美和亞兩大群,但日本資本家又為全球證券市場的主力,因此在歐美市場的K線又稍微有K線的影子,但以機率而言當然在亞洲市場較為適用.

=>在外匯市場日本有其影響力,但別太以N字或K線特殊型態為主觀判斷,而是以趨勢(外國人頭腦較遜)為主,浪潮計算可適用,不過千萬別算太準,外國交易員注重盤感,所以注重[只要出頭就無止漲,只要落尾就無止跌],有時只要有標準K線型態出現,還是可以相信的.

**國外交易員在指數類和外匯市場是以"5"為進位,所以在推算浪潮或者型態1P2T的時候,尾數最好是直接捨去為佳,不然當你算到目標的時候,常常會遇到差個幾點沒到就反轉的可能,因小失大。

2.既然是在外國市場打滾,指標的可信度是大於K線的,理由就如前所述,因為指標都是ㄚ豆仔發明的,沒有人比美國交易所的經紀人還瘋狂,整天創造怪指標,全世界又愛翻譯這些指標書籍,故指標的活用性有效性應該是大於K線理論,因此你的通道指標搭配浪潮,代表出發點是正確的.如何提高勝率就是努力的課題.

3.在期貨市場理,跌破重要轉折點(ex 破b低)常常會混亂我們判斷,就我經驗裡,"意念"的傳達遠大於表像,意思就是既然原本的ABC中的C浪較強,那來到b低處,只要有止跌(縮腳或者指標現象)仍是可以進場,也不一定不會創高,有時跌破後就立刻收影線拉上去,那就佔忽略之,因為放大一層級來看(ex 15minK->60minK)並無明顯多頭異常現象,就可能為散戶被停損單害了.不小心掃到所導致的微結構異常現象.

**國外市場喜歡在交易時間中公布重要經濟數據,他們也重視經濟分析,所以常常會有'快市'的現象產生,就是一根K棒就直接衝到目標區,怎麼都找不到下手點,那這該如何處理呢?!
這種K線所反應的真實情況有兩種,一是瞬間盤的搶帽客,另一種就是當天趨勢的確定,簡單來說搶帽客的盤在發佈消息後瞬間衝刺後就又會回歸原始軌道,隔兩筆的空頭抵抗一定實體落在消息發佈的那根實體的0.5以下,如果是真正的方向突破趨勢確定,實體一定是呈現日出的方式。
如前面所述,美國市場看重收盤價線,因此當快市出來時我們眼裡竟是一根跟留有恐怖上影線的K線,但如果單純看實體K線,理當是日出的型態。當然在這段公布數字時間區段中,震幅非常之大,務必謹守交易原則和目標預估進出場規劃(可用次級線圖判斷)。


在市場中比的不是獲利多寡,而是比的是誰氣長。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uturetrader 的頭像
futuretrader

國際金融雙面俠-歐仔部落格

futuretr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